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建成投运意味着什么

[作者:万斯得 ;  来源:万斯得;  时间:2022-03-28 11:55:03;  浏览量: 次 ]

3月25日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第2台机组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正式具备商运条件。至此,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标志着中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核电技术是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发电的技术,因受控核聚变尚存在技术障碍,全球成熟的核电站当下都是采用核裂变技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验证性核电站为第一代核电技术;七八十年代标准化、系列化、批量建设的核电站为第二代核电技术;第三代核电技术指的是九十年代开发研究成熟的先进轻水堆;第四代核电技术是指待开发的核电技术,其主要特征是防止核扩散,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安全性高和废物产生量少。
 
中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国际技术,逐渐实现了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和自主运营,并跨入自主创造的新阶段,具备了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的条件。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国核电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形成了10万、30万、60万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厂的自主设计、批量建设、工程总承包和自主运营能力。

 

 
华龙一号系中核集团总结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研发设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电创新成果,是当前核电市场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完全具备批量化建设能力,被视为中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中国为世界贡献的三代核电优选方案。
 
当下,华龙一号在中国国内已实现批量化建设,福建漳州、海南昌江等工程进展顺利。
 
2020年11月27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2021年1月30日,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2022年1月1日,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开始向电网送出第一度电,成为全球第三台、中国第二台华龙一号并网发电机组。
 
福清核电5、6号两台机组是华龙一号全球示范工程,其5号机组创造了全球三代核电首堆建设的最佳业绩,并入选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此次6号机组正式具备商运条件,也宣告了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后,两台机组年发电能力近200亿度,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6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32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4亿棵。官方报道表示,其对优化中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华龙一号在采用经工程验证的成熟技术基础上独创性地采用“177堆芯布置”和“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首堆设备国产化率达88%。另外,华龙一号还运用了单堆布置、双层安全壳等先进设计理念,具备完善的严重事故预防与缓解措施、强化的外部事件防护能力和改进的应急响应能力等先进特征,经过充分分析试验和工程验证,充分保证了电厂安全性、经济性和先进性。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华龙一号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中核集团协同中国17家高校、科研机构,联合58家国有企业与140余家民营企业,共同突破了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等核心设备在内的411台设备的国产化,共获得700余件专利和120余项软件著作权,覆盖了设计技术、专用设计软件、燃料技术、运行维护技术等领域满足核电“走出去”要求。
 
作为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带动上下游产业链5,300多家企业,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转型升级机遇。
 
核电“走出去”在中国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都提到要把核电和高铁作为重要出口项目,加以推动落实。中核集团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海外华龙一号项目落地,与巴基斯坦、沙特、阿根廷、巴西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核电项目合作意向。


2022年2月1日,阿根廷核电公司与中核集团以及中核集团中国中原、中国中原阿根廷分公司正式签署阿根廷阿图查三号核电站项目设计采购和施工合同。(微信@中核集团)
其中,华龙一号海外示范工程——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2号机组已投入商运,3号机组并网成功,其中2号机组创造了全球三代核电海外建设的最短工期,荣获能源国际合作最佳实践案例;2022年,华龙一号阿根廷核电项目总承包合同签订,根据合同约定,中核集团将通过工程总承包方式,以“交钥匙”模式,为阿根廷建设一座华龙一号压水堆核电站。
 
实现中国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转变,一个重要标志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并实现“走出去”。各种迹象表明,中国正稳妥推进这两个方面的实现。